专家
MORE
陆兆屹
职称:教授
南京医科大学
专业领域:生物医用材料研发 | 创新型伤口敷料开发 研究方向:功能性伤口修复材料、医用高分子材料、组织再生与创面微环境调控。核心研究内容1. 新型伤口敷料开发 - 研发具有抗菌、促血管生成、控释药物功能的复合型医用敷料 - 开发基于天然高分子(壳聚糖/胶原)与合成高分子(聚氨酯/水凝胶)的智能响应性材料 - 构建仿生细胞外基质结构的3D多孔支架材料 2. 关键技术突破 - 微环境响应型材料:温度/pH/酶双响应...
生物技术与医药
新材料
0001/01/01 发布
方文军
职称:副教授
主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致力于推动化学新成果新方法在先进液体推进剂研制中的应用,组织带领团队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工程专项任务,在吸热型碳氢燃料的清洁化、抗氧化、超临界换热、催化裂解和结焦抑制等方面取得系列创新成果。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完成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1项国家重大科技工程专项和863项目等科研课题。先后获过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浙江省教委科技进步奖,合作获过浙江省科...
新材料
2020/09/08 发布
谢旻
职称:副教授
南京师范大学
从事环境大气科学研究,重点关注双碳政策及气候应对、大气污染成因及防控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开展数值模拟和机器学习应用、环境遥感及大数据分析的技术研发。主持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自然科学基金等十余项,参与国家法规空气质量模型技术体系研究和大气环评导则修订等。发表研究论文140余篇,参与2本教材、5部专著的撰写,授权专利3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2项、行业学会奖5项,教学奖7项。现任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能源环保
双碳技术
2020/09/16 发布
团队
MORE
多肽类药物研究与开发——徐寒梅教授团队
团队带头人:徐寒梅
中国药科大学
徐寒梅教授,中国药科大学海洋药学专业负责人、江苏省合成多肽药物发现与评价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团队拥有骨干成员8人,其中教授(博导)2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博士后2人。研究领域包括多肽药物研究与开发、全新微肽发现及机制研究、长链非编码RNA与疾病关系的分子机制、多肽开关调控的CAR-T细胞对实体瘤的治疗研究等。团队近5年主持国家省部委以上及横向科研项目12项。截至2024年,徐寒梅教授主编出版了3部论著,已发表论文214篇(SCI收录82篇),包括发表在JACS、STTT、CCR及Cell、Nature子刊的文章;获24项国内专利授权及2个一类多肽新药临床研究批件。团队研究成果获得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中国发明创业成果奖一等奖、江苏医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二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等奖励。徐寒梅教授本人入选中组部高层次人才计划专家,202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跨文化科学技术大使。江苏省合成多肽药物发现与评价工程研究中心还积极开展与国际著名高校和著名教授的合作研究,先后与法国、澳大利亚等国教授开展合作研究,2019年与美国科学家Michael Levitt教授建立诺奖工作站,并邀请德国诺奖获得者Hartmut Mich...
生物技术与医药
呼吸医学工程——邓林红团队
团队带头人:邓林红
常州大学
邓林红,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4人,其中博导1人,教授4人、副教授1人。近3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发表SCI论文22篇。在气道生物力学、呼吸医疗器械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与江苏和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卓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常州瑞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华复医疗技术集团、常州莱道斯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3年科研总经费达3000万余元。
生物技术与医药
新材料
院校
MORE
需求
MORE
能源环保
研制阶段
新材料
研制阶段
新材料
研制阶段
新材料
研制阶段
装备制造
生物技术与医药
现代农业
试生产阶段
装备制造
研制阶段
装备制造
研制阶段
生物技术与医药
研制阶段
企业
MORE
生物技术与医药
现代农业
镇江市-镇江经开区
装备制造
镇江市-镇江经开区
电子信息
镇江市-镇江经开区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镇江市-镇江经开区
生物技术与医药
镇江市-镇江经开区
生物技术与医药
镇江市-镇江经开区
装备制造
镇江市-镇江经开区
其他
镇江市-镇江经开区